新华网北京12月19日专电(记者 陈鹏、万一、郭威)2006年,话剧舞台展现出丰富多元的姿态:仅北京上演的话剧就多达40余部,演出1000场以上。这一年,新生代话剧崭露头角,众多经典轮番登台,写实与先锋并行不悖,严肃和轻松和谐共容……对中国话剧来说,这是值得回味的一年,也是话剧市场走向成熟的一年。
|
《雷雨》精彩剧照 |
经典引人瞩目
2006年适逢戏剧大师曹禺逝世10周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携手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推出曹禺的四部经典话剧:《雷雨》《日出》《北京人》和《原野》,成为今年话剧舞台当仁不让的“主角”。
在首都剧场,四部经典都赢得了极好的口碑和票房。北京人艺导演顾威执导的《雷雨》和任鸣执导的《日出》稳扎稳打、厚重精致;素有“先锋”头衔的李六乙执导的《北京人》依然透出先锋气息,舞台上“摇摇欲坠”的背景设计更好地烘托出剧本的主旨,并大胆起用新演员,使以往票房一般的《北京人》好评如潮。
|
《雷雨》精彩剧照 |
王延松执导的《原野》走得更远,他创造性地采用莫扎特的《安魂曲》作为背景音乐并布置了9个“陶俑”,恰如其分地挖掘出原作埋藏在悲剧深处的诗意。曹禺的女儿、作家万方认为,导演触摸到了《原野》的魂。
|
《茶馆》剧照 |
今年是老舍先生逝世40周年,由《茶馆》领队、《月牙儿》居中、《我这一辈子》压轴,李六乙在忙完《北京人》之后执导该剧,并与老舍之子舒乙一起把原先2万字的小说拓展出4万多字,有望使首次登上话剧舞台的《我这一辈子》成为人艺的新经典之一。
巧合的是,今年又是易卜生逝世100周年,这位直接启迪过欧阳予倩、洪深、曹禺等中国戏剧前辈的国际大师在中国享有盛誉,他的《玩偶之家》《群鬼》《建筑大师》等经典作品分别由国家话剧院、总政话剧团及林兆华戏剧工作室推出。
在台湾盛演20年的《暗恋桃花源》、改编自小说的《白鹿原》以及《哗变》《晚安妈妈》《榆树下的欲望》《钦差大臣》《白雪公主》等世界经典话剧也相继在国内舞台上演。
话剧爱好者李女士告诉记者,一年之中能看到这么多经典话剧非常幸运,这些经典话剧陶冶了观众,也给话剧舞台注入沉甸甸的分量。
先锋继续前行
2006年,先锋派话剧没有停止探索的步伐,孟京辉、张广天这两位“过河卒子”仍以前卫的姿态继续领跑。
在执导了儿童剧《迷宫》《魔山》之后,孟京辉今年又拿出好评如潮的大剧场话剧《琥珀》。此外,孟京辉还导演了小剧场话剧《镜花水月》,他把当下的几乎一切流行如架上绘画、多媒体、DV、视觉艺术、行为艺术等悉数搬上舞台与观众互动,最终却被不少观众斥为“看不懂”。
|
《琥珀》剧照 |
|
《琥珀》剧照 |
张广天在7月份推出了《圆明园》。这部戏用浓烈的诗意阐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充满矛盾的深刻主题。在《从眼皮里摘落的梅花》里,张广天把拼贴、片断、语言的陌生化、特殊场景的癖好、广场、样板戏、DV等后现代元素发挥到极致,最终他还让演员大声高唱:这出话剧没有意义!使观众多少有些受糊弄的感觉。但他在话剧中展示的细节和音乐才华仍然让人赞叹和回味。
这一年,王晓鹰的《荒原与人》、吴晓江的《夜色迷人》等都是比较前卫的话剧力作。2006年的先锋话剧仍然在丰富着戏剧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让话剧呈现出多种可能,启发观众对社会生活进行深刻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