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大学生们的宽容”,这是一周前在参加大学生电影节活动时,著名导演冯小刚自嘲的一句话。明星的冷漠和大学生的热情一直是大学生电影节的优良传统,著名导演冯小刚去年就发出过号召,希望明星多来捧场,但到了今年,当他自己以评委身份孤身一人出现时,仍显得很是尴尬。
在国内正规电影节并不多的情况下,每年一度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算是其中最具学院派气质,也是最不受商业左右的评选。正是因为这样的外围形象,让这个本该很有特点且具有影响力的电影节,经常在夹缝中求生存。
每次参加大学生电影节时,我总想,大明星抽闲暇时捧个场吧,也算是给这些大学生的热情一点回应。但一次次失望,而学生们的热情却依旧着。
好在,现在,明星们已经开始意识到了大学生们的力量,之前,曾意外现身影片宣传的陈坤赞叹道:“你们如今的意志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主流思想。”
除了明星捧场外,今年大学生电影节的又一特色——冷门多。原本以高姿态出现的《夜宴》、《伤城》双双落马,连个小奖也没他们的份。就像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秘书长张洪忠说的那样,大学生们的选择给了他一个惊喜。你商业大片不重视大学生电影节,文艺青年群体的大学生也同样不会把你当回事,反而年轻导演和演员把这里当成了自己成长的必经之路,即使是再忙,不少从大学生电影节成长起来的导演都会如期参加各种活动,看多了,自然了解大学生们的口味,大学生自然也会喜欢他们的东西。
这就像整个电影市场,一年能有几部商业大片真正挣到钱,更多的是被小制作影片分散了票房。同理,大学生电影节也要在众多商业评选中分一杯羹,立下学院派的门户后,不用再求爷爷告奶奶的,大明星大影片自然会争着往我这边跑。(吴冬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