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纪的更替,在人们的印象中,被称之为“历史”的内容似乎更多了起来。上个世纪发生的事情,都作为历史记录在案。但是作为“革命历史”,没有任何事件能莫过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下江山,夺取政权这一变革更为重大了。本剧记录了一段历史,讲述了一段发生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共产党人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经历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初期革命风暴的洗礼,接受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以坚定的革命精神和革命理想,从封建家庭和资产阶级家庭的旧营垒中冲杀出来,投入到谋求全人类解放的斗争中去。在血雨腥风的残酷环境中,面对屠刀和枪口他们没有退缩和动摇。在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理想的指引下,他们以坚韧的毅力、以对党的忠诚、以大无畏的勇气和力量,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和强大无比的敌人。他们在斗争中成长,成熟……剧本以此为主线记述了主人公的这一过程。所以它具备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共性,称它为革命历史题材作品是准确的。但是,它又区别于一般的此类题材作品,具有和同类作品完全不同的强烈的特性,了解和掌握这一作品的特性是我们创作此剧的基础。 此剧鲜明特色之一是作品出自一个经历了大革命洗礼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之手,一位耋耄之年的作家,用饱含感情的笔记录了一段真实的历史,刻画了一群她所熟识的和她有着共同经历的革命伙伴和导师。一个经历了这段生活,又把它再现出来,其中人物的准确和深刻是任何同类题材所不及的。第二个特色是,作者没有刻意地编造故事,在她娓娓道来的故事中,几乎不带有夸张和虚构,而是老老实实地记录当年那一批热血青年怎样在革命的新思想的号召下,投身革命,接受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所以在朴实无华中显示了它独有的魅力。作品的故事主要发生在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滩,类似于《51号兵站》《永不消逝的电波》等剧的年代、地点和斗争事实。而以上电影的写作更多是采用了编写故事的手法,故事情节紧凑抓人,但不乏失真和编纂的痕迹。而我们即将投入创作的这篇巨著却丝毫见不到这种笔法,呈现在你面前的处处是真实的人和真实的事,其朴实无华和真切会让你生活在其中,感悟着“当年”,这是走过那段历史的人对生活真实的记录。这又是其他作品所不及;其三是这部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中,看不到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场面,看不到惨烈的战争、宏大的游行,集会……看到的只是人物,是人物的行为思想,是人物间的情感跌宕。用人物的成长、性格的形成和对人物、人物关系的塑造带动着故事的发展并推进情节的进程。编剧用“文戏”和“武戏文唱”的笔法,不直接描绘历史史实,不把历史事件放到前景,用“言情”为主笔,写就了一部二十集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这不能说这不是一个创举。在剧中我们清楚地看见在主人公追求革命的途中,发生在光伟、叔丽和秋圣之间;发生在小一辈人俊雄、皎洁和明慧身上强烈的感情纠葛。也有青年男女玉芬和魏勇的男欢女爱……这些建立在革命基础上的情感发展无疑会引起观众的兴趣,也形成了此作的又一个独特风格——一部革命历史题材的言情作品。它可以算作革命历史题材的“另类”,是对一般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突破。艺术的成就高与低取决于创新的程度,如何把握此作的特性、展示这种特性,是作品的成败的关键所在。
|